作者:正航仪器 发布时间:2023-12-09 14:12 浏览量:
我国在早期翻译中曾译为铁硷氧磁物,简称铁硷氧或磁性瓷.有些工厂至今还有人称它为黑瓷,因为它的颜色是黑色的,但制备工艺过程却酷似通常白色的陶瓷制品.后来铁氧体这一名称又用于其他一些磁性金属氧化物。
如从20世纪30年代算起,铁氧体至今也只有5D多年的历史.经过近l 0年的系统研究,40年代才有软磁铁氧体的商品问世.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无线电、微波、脉冲技术得到非常迅速的发展,迫切需要能应用于高频,并具有低损耗的磁性材料.当时比较成熟的金属磁性材料由于电阻率低,在高频应用时会产生严重的趋肤效应和涡流损耗,以致无法应用.为了降低损耗,人们花费了不少心血.如在第五章中曾经提到的那样,为了避免趋肤效应,人们想法将块状金属磁性材料轧制成薄片,再叠起来应用;为了提高电阻宰,人们在纯铁中加入少量的硅。
采用这些办法后对低频领域的应用,如电力变压器、发电机、电动机等确实带来了很大的好处。但是,某些著名的磁性材料如硅钢片,虽经轧成片还是不能解决高频的应用问题.于是人们又进一步将它磨成粉或用化学方法制成细颗粒,再用绝缘材料使颗粒间绝缘,这样才将金属磁性材料应用到几百千赫甚至兆赫频段,常称这些材料为铁粉芯.然而仍不能应用到几百、几千兆赫.而铁氧体基本上是绝缘体,有很高的电阻率,在高频场中,电磁波的穿透深度大,涡流损耗小,因此,探索高电阻率的氧化物磁性材料,就成为解决高频磁性材料的新途径50年代是铁氧体蓬勃发展的青少年时期。
1952年磁铅石型的永磁铁氧体研制成功.1956年又在此晶系中发展出平面型的超高频铁氧体,同年发现了含稀土族元素的石榴石型铁氧体,从而奠定了尖晶石型、磁铅石型、石榴石型三大晶系的铁氧体材料三足鼎立的局面。
高电阻的非金属磁性材料一铁氧体的诞生,是磁学与磁性材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.它意味着磁性材料的应用已经基本上可以不受频率的限制,这给无线电工业、脉冲、微波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.随着新材料的发现,应用范围迅速扩大.而应用的发展又对材料提出了各方面的要求,从而促进了材料制各工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备。60年代在材料制备方面对各类铁氧体的配方、添加物的作用、相组成、显微结构、平衡氧气氛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,为以后成功地制造高质量的铁氧体,如具有高磁导率、低损耗、高稳定、高磁能积等特性的铁氧体开拓了宽广的道路。
70年代前后,逐步开展了各种交叉效应,例如,磁声、磁光、磁电、磁热等研究,从而使人们对铁氧体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,同时又促进了对磁性半导体、铁磁、铁电体等材料的研究工作.随着磁记录、磁泡等重要应用领域的发展,大大促进了铁氧体单晶、薄膜等新工艺的发展.目前铁氧体己成为与金属磁性材料并驾齐驱的重要磁性材料,它的应用领域遍及工、农、医等方面,它的制各、基本磁性的研究与应用目前己十分成熟.扩大生产、增加品种、降低成本、提高质量、推广应用是当前的主要趋向,此外,对其它非金属磁性化合物也在进行广泛的研究。http://www.gdzhenghang.net